無尋處,唯有少年心
讀書不覺春已至,一寸光陰一寸金。
如今已是三月中旬,離2月27日我們第一次進校的時間過去了大半個月,正值早春時節(jié),在此之前我盼望著在成為人民教師的道路上踏出最堅定的一步,而今當我走在這條道路上時才明白,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可以走得很穩(wěn)很穩(wěn)。
返校前的那一天恰好是高三年級百日誓師的日子,而我們在學校差不多也要在學校待將近一百天,于是在領略校園風光的我拿出手機拍下了此時此刻的倒計時牌。
在帶班的這幾天時間里我認識了班上的一些同學,高中生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精神,每次到班的時候都能看見他們很有活力地進行著早讀、午唱和晚間的自習。在敬佩之余我還暗暗提醒自己要向他們學習,在大學呆了幾年的我和他們相比少了一股沖勁,這是實習階段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因為在今年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找工作,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要認真鍛煉自己的教師技能和基本功。在南實的這段時間里我見到了早上七點的太陽,也看到過激情澎湃的學生和初春時節(jié)萌發(fā)的新芽,美麗的景色提醒我應當惜取少年時,和孩子們一起努力。
進入第三周,實習漸入佳境。這一周最大的好消息是:我終于能講課了!
周一考完周考之后,學科指導老師張玉老師問我:“程老師,你想不想去講周考卷?”聽到這句話的我欣喜若狂,立馬答應了她:“我想!”
宿舍同期的實習生舍友都已經(jīng)上臺講過課了,只剩下我還沒有開張,每一天都帶著疑惑和憧憬,希望能快點到我講課的那一天。所以聽到張老師的詢問時我立馬應了下來,這也意味著我終于能站上講臺了!為了第一次站上講臺的時候能夠不緊張,我備了一下午的課,除了周考卷子,我還將每道題的答題方法在卷子上標注出來。
通過這一周的講課,我學習到了很多新的知識。
首先是在講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講授習題課,任何邊邊角角的知識點都要掌握清楚,哪怕是文言文中涉及到的人名讀音。
其次是一些程序性的問題,如課前喊起立可以整頓紀律,以及準備小蜜蜂可以幫助減輕嗓子的負擔等。
課堂生成的問題永遠不會與預設的完全相似,我們要學會在課堂中不斷成長進步,細心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課下也可以和學生進行一些溝通交流,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考,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快地進步。
這一周對班上同學的了解更深一步,也通過一些班上的突發(fā)事件對于班級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比如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既要追求長期效應,也要追求短期效應,在長期效應暫時沒有辦法得到解決的時候,我們應該先達到短期效應,如首先解決學生之間的沖突,再對他們背后的思想進行解讀和教育。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緣分使然,我們來到了南實的校園,我們能成為怎樣的教師不光取決于學生與環(huán)境,更取決于我們自身的努力。
實習伊始,南實為我們的實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開了個好頭,希冀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我們能在南實的校園里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與教育展開一場美好的雙向奔赴。
撰文:西南大學實習生:程熙雅
圖片:無
審核:丁勁松 胡平
上傳:于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