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l id="ws23t"><dl id="ws23t"></dl></del>

        1. <strong id="ws23t"><form id="ws23t"></form></strong>

          2022年高考考點——詩歌鑒賞(煉字)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閱讀:12801 文章來源:教導(dǎo)處

          【高考真題】

          2006年江蘇卷)請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

          秋霜細(xì)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達了作者飄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

          考情分析:

          鑒賞詩歌的語言主要有兩種考察方式:煉字和判斷語言風(fēng)格。其中煉字考察頻率特別高,08年就有5個省份對煉字直接命題。其中全國卷一、二都設(shè)題了。

          提問方式:

          (1)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2)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rèn)為它好在哪里?或與其它某字比較提出優(yōu)劣問題。

          (3)請結(jié)合全詩賞析某詞的妙處。

          (4)本詩(某聯(lián))的"詩眼"是什么?(詩眼:最生動傳神的字或詞)

          那么如何鑒賞詩歌所煉之字富有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呢?我們一起來研究兩首詩,去發(fā)現(xiàn)思考角度。

          學(xué)情分析:

          1、得分不高。

          2、整體把握能力不足。

          3、欠缺詩歌閱讀理解分析能力。

          4、思考問題無邏輯。

          【舉一反三例題】

          《絕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試析"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燃"字妙處。

          【答案】

          "燃"字用得極妙,由"燃"字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與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麗、鮮艷的特征,在青綠背景的反襯下,花朵就顯得格外紅艷。不僅如此,還利用火苗燃燒的跳動感,賦予花兒以動感,化靜為動,就把花朵競相開放、姹紫嫣紅、爭奇斗艷、生機盎然的特征準(zhǔn)確地傳達出來了。

          東坡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多大石。

          請結(jié)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分)

          【答案】"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fā)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3分)聯(lián)系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2分)

          注意點總結(jié):

          1、聯(lián)系詩句意境。2、兼顧修辭手法。3、適當(dāng)進行對比。4、揣摩所煉字義。

          實戰(zhàn)訓(xùn)練,規(guī)范答題表述

          端居(閑居)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說說"敵"的妙處。

          補充:悠悠:杳渺難期,悵然若失。素秋:秋天的代稱。清冷感覺。

          【答案】敵有對著、抵擋之意。寫出空床和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氛圍,而且突出了空床難寢無法承受素秋的凄冷抒發(fā)了作者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6分)(廣東卷)

          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

          譚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

          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3分)

          【答案】"帶"采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老鶴"人的動作,不說鐘聲遠播,而說老鶴帶鐘聲到海幢,使畫面具有動感。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古離別

          韋莊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毿毿:cān柳葉紛披下垂貌。不那:無奈

          這兩首詩都用了一個虛詞"更",請分析"更"在兩首詩中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案】劉詩"更"綴在"遠"前面,寫對方的不幸甚于自己,從而使對朋友的憐惜、離別之情表現(xiàn)得更豐富、更深刻。

          韋詩中,"更"與前文"不那"構(gòu)成遞進關(guān)系,明媚春光已使人不耐離情,此去江南,春色更濃,會使遠行的朋友更加斷腸了,"更"加重了內(nèi)心的傷感。

          韋詩提示:晴煙漠漠柳毿毿是風(fēng)和日麗之景。更把玉鞭云外指,這是離別場面,那么當(dāng)指向友人去的方向--江南。

          劉詩補充:詩題"重送",是因為這以前詩人已寫過一首同題的五言律詩。劉、裴曾一起被召回長安又同遭貶謫,同病相憐,發(fā)為歌吟,感情真摯動人。首句描寫氛圍。"猿啼"寫聲音,"客散"寫情狀,"暮"字點明時間,"江頭"交代地點。七個字,沒有一筆架空,將送別的環(huán)境,點染得"黯然銷魂"。猿啼常與悲凄之情相關(guān)。"猿啼三聲淚沾裳"。青山萬里一孤舟。借景抒情,寫出路途遙遠、孤寂。

          組織答案的步驟:

          1、釋詞義。2、點手法。3、析特征。4、明感情。(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則列,無則略)



          撰文:何紅霞 楊佳順

          圖片:無

          審核:丁勁松

          上傳:楊佳順

          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教育園區(qū)教育南路6號
          電話:0816-8073777(招生處)8073813(辦公室)

          中國·四川·綿陽

          學(xué)校微信二維碼

          官網(wǎng)手機二維碼

          抖音二維碼

          Copyright ? 2020 綿陽南山中學(xué)實驗學(xué)校 版權(quán)所有 蜀ICP備15008809號
          成都網(wǎng)站建設(shè):今網(wǎng)科技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精品一级少妇久久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v区,在线免费看成年入口视频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1. <del id="ws23t"><dl id="ws23t"></dl></del>

              1. <strong id="ws23t"><form id="ws23t"></form></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