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活教育
程林
前些天看到一個南實畢業(yè)的大一學生發(fā)了個說說:“ 突然超級想念高中的寢室阿姨,那樣我就能好好收拾一下我的床了,并且時刻保持整潔?!睂Ρ葘W生抱怨生活老師的繁瑣管理,不禁啞然失笑。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最害怕接到幾種人的電話,生活老師的電話名列前茅。每次鈴聲響起,閉眼都知道有問題學生晚歸了、生病了、紀律衛(wèi)生不好了、學生間或師生間有矛盾了,明明不喜歡但也只能像被喊家長一樣立刻接通并及時處理。有時候不禁會想,為什么學生在教室和在寢室有著明顯的差異,明明看著不錯的學生結果那么懶惰或那么不懂得尊重他人勞動,該如何引導效果最好呢?
我想首先是引導學生尊重人,生活老師也是學生運轉的重要一環(huán),有些還是來校讀書的家長,所以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尊重她們的勞動甚至讓學生體驗一番;其次是班主任要明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隊友是生活老師,她們所有看似嚴苛的要求都是針對學生的懶惰,要以身作則及時和生活老師溝通;再次是引導學生增加與老師工作外的其他溝通,在教師節(jié)、中秋節(jié)等也送上一個賀卡,一盆植物,在自己有美食時和人分享,教她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最后是處理問題時要引導學生長遠考慮,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在習慣堅持中獲得認可。
很少人能回絕他人的認可與欣賞,當學生以更尊重的心態(tài)對待我們的生活老師,教育會更完整。
撰文:程林
圖片:教科室
審核:劉旭
上傳:鄒濤